对于一个背叛者来说,最危险的地方究竟是炮火连天的前线,还是那个许诺给他绝对安全的“避风港”?
这事儿恐怕伊利亚·基瓦最有发言权,可惜他已经没法开口了。这位乌克兰前议员,在自家后院捅了一刀后,麻溜地跑到了莫斯科。在那边,他过得那叫一个滋润,天天在社交媒体上指点江山,痛骂基辅,活脱脱一副“弃暗投明”的人生赢家模样。很多人都以为,进了克里姆林宫的保护圈,他就等于上了岸,安全得很。
可谁能想到,就在莫斯科郊外一个挺高档的酒店公园里,基瓦的“安全梦”碎得那叫一个彻底。几声枪响,干脆利落。事后乌克兰那边直接认领了,说这是SBU的“特别行动”,还给他贴了个“最恶心叛徒”的标签。这脸打得,简直是啪啪作响。在俄罗斯的心脏地带,把一个莫斯科信誓旦旦要保的人给“清除”了,这操作,简直就是把刀直接递到了某些人的喉咙上。
基瓦这事儿,让不少人心都凉了半截。但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,是发生在克里姆林宫深处的一件怪事。主角不是什么外来的叛徒,而是正儿八经的“铁杆盟友”——叙利亚的巴沙尔·阿萨德。
这哥们当年差点就被推翻了,全靠俄罗斯出兵,还有瓦格纳那帮不要命的雇佣兵在巴尔米拉这种地方死磕,才把他的位子给保住了。按理说,他跟莫斯科的关系,那得是铁板一块。后来局势不稳,他带着家人亲信躲到莫斯科,由俄国情报部门亲自保护,这待遇,够可以了吧?
可怪就怪在这里。一个叫“General SVR”的电报频道,据说是俄国前情报官员搞的,突然爆了个大料,说阿萨德在莫斯科的安全屋里中毒了!说是呼吸困难,咳得厉害,一查,体内有毒素。人倒是还活着,但怎么中的毒,谁下的手,一概不知。这消息一出来,大家脑子里都嗡嗡的。
这叫什么事儿?保护人还能保护到中毒?于是各种猜测就来了。有人说,现在俄罗斯打仗缺钱,是不是盯上了阿-萨德当年带过去的巨额家产?想让他“自愿捐助”一下?这种说法听着挺阴暗,但在利益面前,谁又说得准呢?毕竟,在人家的地盘上,你就是块砧板上的肉。这事儿,比基瓦被当街干掉还让人觉得后背发凉,那是一种来自“保护伞”内部的寒意。
这股寒意,很快就从莫斯科蔓延到了冲突的最前线——克里米亚。在那个地方,恐惧不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点,而是变成了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。
网里的头一条大鱼,就是弗拉基米尔·萨尔多。这位被莫斯科任命的赫尔松“伪州长”,在乌克兰人眼里,那就是“头号乌奸”。他平时也是戒备森严,出行都得里三层外三层。结果呢?乌克兰的无人机直接就奔着俄联邦安全局在福罗斯的一个别墅去了,当时萨尔多很可能就在里头参加一个什么闭门活动。
一顿轰炸下来,死伤了不少人。然后,萨尔多就“失联”了。好几天没露面,也没个信儿,搞得占领当局到处找他。这种“失踪”比直接确认死亡更折磨人,它在所有选择站队俄罗斯的乌克兰人心里,种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:下一个,会不会是我?乌克兰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们,你们躲到哪儿都没用,我们的眼睛一直盯着。
你看,从基瓦被一枪毙命,到阿萨德离奇中毒,再到萨尔多被炸到“失联”,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报复了。乌克兰好像换了个打法,不再满足于战场上的拉锯,而是开始玩起了更高级的“立体战争”。他们的目标,已经从消灭敌人,变成了系统性地瘫-痪俄军的整个作战体系。
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对塞瓦斯托波尔俄黑海舰队总部的打击。那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,而是直接动用了“风暴阴影”这种大杀器,几枚巡航导弹下去,总部大楼直接变成了一片火海。乌克兰方面宣称,把包括舰队司令在内的一大票高级军官都给一锅端了。这相当于什么?相当于直接把对方的“大脑”给摘了,让整个黑海舰队的指挥系统瞬间瘫痪。
光“斩首”还不够,还得把对方的“眼睛”和“手脚”也给废了。乌克兰的特工们也是真厉害,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了克里-米亚的俄军基地,把两架珍贵的别-12反潜巡逻机给炸了。这飞机是专门用来对付乌克兰那些神出鬼没的无人艇的,是黑海舰队在海面上的“眼睛”。眼睛瞎了,舰队就成了睁眼瞎。
同时被端掉的,还有一套叫“Nebo-U”的远程防空雷达。这玩意儿可是俄军防空网的核心,探测距离几百公里,专门负责盯着天空,给防空部队报信。现在雷达也被毁了,就等于俄军在克里米亚上空的“耳朵”也聋了。眼睛瞎了,耳朵聋了,大脑还被重创了,这仗还怎么打?很多人都觉得,这肯定是乌克兰要搞大动作的前奏,比如,再给克里米亚大桥来一下狠的。
这一连串的事情看下来,你会发现,所谓的“保护伞”,好像开始漏雨了。对于基瓦和萨尔多这样的人来说,莫斯科的承诺听起来很美,但现实却很残酷。当基辅的子弹和炸弹能精准地越过防线找到你时,再多的保护也像是一张纸。
而对于阿萨德这样的盟友来说,事情就更复杂了。他所面临的危险,可能不是来自外部的敌人,而是来自内部的“朋友”。当庇护变成一种控制,当友谊掺杂了太多利益的算计,那所谓的安全屋,可能比战场还要凶险。
信任这东西,一旦有了裂痕,就很难再弥补了,尤其是在这种生死攸关的博弈里。
证通配资,最新上线配资app,股市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